

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,全国还有6个省份贫困人口在300万以上,有5个省份贫困发生率在10%以上,有近200个县和近3万个村贫困发生率在20%以上。尤其是西藏、四省藏区、南疆四地州等深度贫困地区,生存环境恶劣,致贫原因复杂,基础条件薄弱,贫困程度很深。完成这些地区的脱贫任务十分艰巨。此外,建档立卡数据显示,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比例从2014年的42%上升到2016年的44%,医疗支出负担重,解决这些人的贫困问题,成本更高、难度更大。
“经过多年减贫工作,比较容易脱贫的都已经脱贫了,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‘硬骨头’。”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。之所以称为“硬骨头”,是因为剩下的贫困人口,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石山区、深山区、极端干旱山区、高寒阴湿地区,发展脱贫产业难度极大。众所周知,我国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,加上西藏、四省藏区、南疆地区,共14个片区。这些地区基本都在偏远大山里,刚脱贫的群众因灾、因病、因子女上学等原因再次返贫的情况普遍。
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,这块“硬骨头”必须坚决啃下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,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系列政策措施,可以在贫困地区培育新的产业,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,增加贫困人口收入、提高其消费能力,带动经济增长